首页  >  花名大全  >  花卉百科  >  介绍
夜来香图片大全

夜来香

  • 夏季花观花植物
  • 别名:夜香花、夜香树、夜丁香、晚香玉、夜兰香
  • 原产地:美洲热带地区
  • 花期:
  • 日照:喜向阳和通风良好的生长环境
  • 温度:性喜温暖
  • 土壤:要求疏松、肥沃土壤
  • 水分:忌寒冷

夜来香生长迅速,每年都须换盆,宜在春季4月初时,出室前进行。换盆时要去掉部分旧土和老根,换上新的培养土,并进行重剪,以促发新枝。

生长过程中,需每10-15天施1次稀薄腐熟液肥,5月中旬起即可保证不断开出香花,以提高其观赏价值。如能施氮、磷、钾复合肥,则效果更好。

换盆后要保持盆土湿润(但忌盆内积水),若发现嫩叶略有下垂,要及时浇水。

夏季是生长旺季,除保证施肥外,盆土必须保持经常湿润,必要时1天浇2次水。如是幼苗,每天应向叶面喷水1-2次。

盆栽夜来香,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,5月初至9月底宜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。夜来香虽然喜阳光充足,但在夏季的中午应避免烈日曝晒。每年10月中、下旬即需移入室内,室温要求8-12℃,如温度低于5℃,叶片会枯黄脱落致死。

夜来香的枝条生长较快,若任其自然生长,1年内可以长出1米左右,因此需要年年修剪,才能萌发更多的侧枝,多开花。一般修剪在秋季进行,每个侧枝保留10-12厘米长。花谢后应将枯干枝条和过密枝条剪除。

夜采香多用扦插法繁殖,春秋季结合修剪,选取一年生粗壮枝条,剪成8-10厘米长插穗,扦入沙、土各半的盆内,在20-24℃的温度和经常喷水保湿的条件下,1个月后生根,即可分裁或上盆。

  • 古树名木枯死后如何处理?

    古树名木遵循着生长、成熟、衰老的自然规律,当它们最终枯死后,其遗骸该如何处理呢?笔者建议采用以下处理方法。 保留遗骸 鉴于古树名木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,一般应将其遗骸保存在原

    栽培知识7094阅读   详细内容

  • 为何要对仙人掌进行嫁接,以及嫁接方法

    为什么要对仙人掌进行嫁接 嫁接是栽培仙人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。为什么要进行嫁接呢?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 1)嫁接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无性繁殖方法 有些在栽培中不开花或难以开花,即使在

    栽培知识8910阅读   详细内容

  • 如何护理冻伤的室内盆花

    一、室内盆花的防冻病态养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家庭室内养花已非常普遍,尤其在室内摆放一些高档盆花,如风梨、蝴蝶兰、大花蕙兰、红掌等,这些盆花的抗寒性较差,它们要求室温保持在1

    栽培知识6165阅读   详细内容

  • [从零开始学养花]养好观花植物必须先了解观花植物最佳的生长环境

    植物的“感情世界”一样丰富多彩,只要人类给予它合适的种植环境,它便会化身绿色的风情、多彩的仙子,还种植者一片勃勃生机。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,一个好的花卉种植环境所需要的一些必备基础

    栽培知识6263阅读   详细内容

  • 晚香玉的种植技巧

    晚香玉是石蒜科,属多年生球根花卉。晚香玉抗逆性较强,要求土壤条件是耐寒、耐盐碱、喜阳光、怕涝,要求肥沃、深厚的呈微碱性的黏质土壤。 幼苗出土后,需经常松土,给予充足的水肥,共进行

    栽培知识7576阅读   详细内容

  • 蟹爪兰这样养护才能够年年花开不断

    蟹爪兰又名蟹叶仙人掌、蟹爪、圣诞仙人掌,原产南美巴西。其花朵娇柔婀娜,光艳靓丽,同时也是一种容易种植的花卉,通过扦插一个叶片就能生出一大盆来。但是也有很

    栽培知识10044阅读   详细内容

  • 如何防治盆花中的白蚁、蚂蚁

    白蚁、蚂蚁对盆花危害很大,它既蛀干,又破坏植株的根系,造成植株对营养、水分吸收和传送能力减弱,最终导致植株长势差、萎蔫甚至死亡。现介绍几种防治蚁害的方法。 消除蚁源 盆花要远离蚁穴

    栽培知识31922阅读   详细内容

  • 如何才能让菊花在节日开放

    菊花一般在深秋开花,人工改变其生长环境条件,则四季都能开花。尤其是节日期间菊花盛开,更适应市场需求。其催花技术要点如下: 一、元旦开花。方法有两种:一是在8月中旬进行连续光照,或用

    栽培知识7592阅读   详细内容

花卉百科大全

  • 长春花  日日春、日日新、日春花、春不老、四时春、五瓣梅、雁来红、山矾花、五瓣莲
  • 枸骨  鸟不宿、老鼠刺、八角刺、猫儿刺
  • 百日红  千日红、千日草、千年红、火球花、红火球、杨梅花、百日白、千日白、长生花、吕宋菊、球形鸡冠花
  • 茶梅  小茶梅、赤棠、海棠、海棠梨、棠蒸梨
  • 矮牵牛  碧冬茄、灵芝牡丹、毽子花、矮喇叭、番薯花、撞羽朝颜
  • 石竹  草石竹、竹节花、中国石竹、中国沼竹、石竹子花、石柱花、洛阳花、洛阳石竹、石菊、绣竹、常夏、日暮草、瞿麦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