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  花与生活  >  正文

充满神秘色彩风铃草的传说

5186 次阅读 花卉目录 花卉图片

夜。清凉如水,点点萤火,醉人芬芳。   

仙踪林的上空,零星的飘着属于风铃草的特有的淡淡馨香,弥漫开来,暗香涌动于人心,这里的世界依旧是美丽的,象月光中仙子弹奏着的如水的琴音,一切在寂静和安详中悄然沉睡,在黑暗与黎明的交替中期待迎接又一份新的心情。   

唯独风铃草没有入睡,阿紫与百合的爱情让她对爱凭添了一份好奇与渴望,她在夜里散发着幽香,用这种特殊的方式,思考着未来懵懵懂懂的希冀。   

再过几天她就要被送到亚昆的巢穴了,作为仙踪林的花仙子的守护,从出生的时候开始,这已是她必须要面对的命运,某一刻她的灵体将幻化为少女窈窕的身姿,等待怪兽亚昆的出现,然后在众姐妹的眼泪和挥手中,接受安吉拉的祝福后,告别花园前往怪物的巢穴,作为取得和平与祥和的礼物,这是仙踪林亘古而来的的一种仪式,生生世世,遁循而来。不知苦了多少风铃草的姐妹们。   

唯一值得高兴的,是风铃草一族可以幻化成美貌的少女的容貌,相对于其他的花族,这已经是非常羡慕的事了,只是,当这一刻来临之际,也就将意味着她们的命运的悲剧的开始。   

如果能爱一天,能体会到一个人心疼自己,这样美好的回忆,应该抵过未来的所有的苦了吧?   

哎,我在乱想着什么呢?风铃草幽幽的叹了口气,偷偷的瞄了瞄四周,没有动静,她暗自抒了口气,芳香忽然在这一刻又变的暗淡开来,从不敢奢望能获得一份爱情,生下来就注定了的命运能让她再企求什么呢?可是,她却从没有过恐惧和逃避,为了仙踪林的和平,这样做是值得的,她告诉自己。   

星星是不是也在低头想着心事?那遥远的地方会有属于她的一颗吗?风铃草回想起和姐妹们相处的一点一滴,无数的重叠的景象在眼前轻掠,一会心痛着笑得花枝乱颤,一会开怀着哭得泪眼婆娑。   

她记得百合曾抖动着羽毛般玲珑的叶子,告诉她于某年某月某日,有位等爱的战士抚摸着自己的花瓣,无声的低诉,他的爱正流落何方。   

又忍不住想起紫藤萝对爱情的冥顽与执着,一心守侯在放置爱情的角落,挨着厚厚的黄叶,听着沙沙的回响,试图寻找她爱的人曾经走过的足迹。   

爱情究竟是什么,能让每位仙子都黯然神伤?风铃草想起花仙子们对自己说的话:   

“如果可以,我真希望能象你一样幻化成少女,同爱人远走高飞。”   

“草儿,你是不会懂的,一旦爱上了人类,将注定会种下伤心的根。”   

……   

一阵风过。带上细碎的抽泣,风铃草回了回神,天边的旭日渐渐的升起,染红了仙踪林。   

她用力的吸了吸鼻子,最后终于作出了一个决定,为了不让自己有任何的遗憾,她决定用自己粉蓝色的花囊里盛几句绵绵情话,然后让白色的蒲公英将它立在海角天涯。   

珍藏一份心情,守侯一点期待。别认错了,是仙踪林的守护风铃草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yanghua.com/articles/life/1175.html
>>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
相关花卉百科

风铃草的种植手册

风铃草

  • 风铃草一辈子永远等待的传说

   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对苦命的夫妻。丈夫是一个盲人,靠给人家算命为生;妻子是一个心灵手巧的织女。两个人的生活过的虽然辛苦,但也幸福快乐! 因为丈夫是个盲人,看不到自己,所以妻子每

  • 如何让瓶花开得久些

    要让插在瓶里的鲜花开得久些,除了需花瓶保持清洁,经常换清水,避免日光曝晒外,更要注意花枝是否能够吸水。 一是剪枝的时间,应选在清晨或傍晚,切忌中午。 二是从市场上买回的花枝,在插入

  • 让家成为天然氧吧 适合阳台栽种的花卉

    龙船花 常绿灌木,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;花冠橙红色,四季均能开花,夏、秋盛开;性耐阴,全日照至稍隐蔽均能开花良好,适合庭植。 栽培重点:龙船花耐旱喜高温,冬季应避免移植,生育适温约2

  • 花粥养颜美人如花(三)

    梅花粥 梅花含有多种挥发油和维生素。功效疏肝解郁,美容艳体。先将粳米50~10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梅花10克,同煮一二开即可。梅花粥不仅芳馨适口,使人开胃,还可美容驻颜色,减肥延

  • 鲜花吃出健康 选择正确的食用部位

    春季到来,迎春、玉兰、樱花等陆续开放,记者在公园里看到,很多人在拾花瓣。记者询问之后,才知道是捡回去食用的。 选择正确的食用部位 据食品卫生部门的测定,鲜花同一些能吃的植物一样,都

  • 人类共同的花卉文化概述

    花卉美是人类共同的自然观,花卉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一脉。许多国家的人们都从遗迹中发现了花卉园艺植物。例如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土器上留下了菊花花纹;在公元前1500年克利特

  • 风雨送春话梅花(三)

    梅花不仅在我国是珍贵花卉,在国外也很受人喜爱,但国外仍以东方栽培较多。日本的梅是我国传去的,朝鲜也有。日本还有“梅之会”的组织,并出版发行专门刊物《梅》。到19世纪传人欧洲,本世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