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  栽培知识  >  正文

西番莲繁殖和栽培技术

7302 次阅读 花卉目录 花卉图片

西番莲又叫大丽花、鸡蛋果,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。卷须腋生。叶互生,3深裂,基部楔形或心形,边缘有锯齿。聚伞花序退化为单花,花径7厘米,萼片5枚,背面绿色,内面白色,花瓣5枚,白色稍带紫晕,副花冠由许多扭曲的丝状体组成,紫红和白色相间。果实卵形,成熟时黄色。

常见栽培的品种有:

“花香”,花径12厘米,紫红色,花心黄色,具香豌豆芳香,果茄状,甜略带酸;

“阿杜拉利亚”,蔓长5米,花小,粉红至杏黄色。

同属种类有:

“具翼西番莲”,蔓长4~5米,花径10厘米,花深红色,副冠紫白相间,果实可食用;

红蕉西番莲”,蔓长5米,花径12厘米,深粉红色,果形似香蕉;

“蓝花西番莲”,蔓长9米,花径10厘米,花白色,副冠蓝色,果实较小,橙色;

“紫西番莲”,蔓长7~8米,叶5~7裂,花白色,花径7.5厘米,花心紫红色,果深紫色;

“毛西番莲”,叶3裂,具白毛,花紫红色,果黄色,有毛;

“大果西番莲”,蔓长15米,叶全缘,花径12厘米,花蓝紫色,具芳香,果黄色,果大如瓜,重3000克。

西番莲原产于美国东南部,我国南方各省均有栽培。喜温暖、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。不耐寒,但美国杂交品种“花香(Incense)”冬季可耐-30℃低温。忌水涝。冬季,在我国江苏、浙江一带地上部将枯萎,翌年春季萌发。喜疏松、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。

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。播种春、秋季均可。播种前,种子需低温(0℃)预处理3个月,发芽适温为20℃左右,播后30~180天发芽,出苗不整齐。扦插以5月为宜,剪取10~12厘米嫩枝,插条要带踵,插入沙床,插床温度控制在18~20℃,25~30天可生根。

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地栽,要选择排水良好和阳光充足的场所。在北方可夏季栽培或盆栽。栽植前施足基肥,枝蔓生长迅速,当蔓长20厘米时需搭设棚架,绑扎上架,适当疏除旁侧弱枝,有助于主蔓粗壮。生长期每半月施一次肥,花果期增施1~2次磷、钾肥。冬季茎蔓逐渐枯萎,剪除枯枝并培土越冬。在寒冷地区,只能在温室盆栽,冬季室温需保持在10℃以上。有时发生白粉病和蚜虫危害。白粉病可用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。蚜虫用40%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。

西番莲枝蔓细长,花形奇特,色彩富丽,硕果累累,既可观花又可观果,果实香甜可口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植于小庭园内,让它向花墙或花篱上自由缠绕,构成富有野趣的景观。两番莲既可欣赏又可食用,可谓一举两得的好花卉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yanghua.com/articles/garden/798.html
>>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
相关花卉百科

大丽花的种植手册

大丽花

  • 如何防治大丽花病毒病

    大丽花病毒病又称大丽花花叶病。在我国广东、昆明、上海、内蒙古、辽宁等省市都有发生,严重时植株生长萎缩,一般呈零星分布。 症状 大丽花叶于产生明脉或叶脉黄化及花叶,叶片发育受阻。有些

  • 大丽花扦插小苗的栽培技巧

    一、收到大丽花小苗后应立即从包装中取出,让通风去热,并及时在栽植前将苗木根用湿土保养起来遮阴,切忌将根在水中长时间浸泡。 二、栽植:分盆栽和地栽两种方法 1.盆栽:如果培育目的是盆

  • 春季盆栽白兰需剪枝

    北方的盆栽白兰,即便进行精心管理,生长几年以后,主枝和侧枝的下部位也常常光秃无叶,花匠们把这种现象叫做“脱了裤子”,很不雅观。解决的办法是对所有的枝条进行短截,时间以5月中下旬为好

  • 葡萄苗木如何消毒

    葡萄苗木(包括种条、种苗)的消毒处理,是防止病虫害传统播的重要措施。秋冬季是葡萄苗木销售、采购的重要季节。因此,把好葡萄苗木的消毒处理关,是葡萄种植企业、农户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。现

  • 扶桑的栽培技术及防病害

    1.选地整地选向阳的,温暖湿润的气候,土壤肥沃、疏松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土壤。 2.繁殖方法生产上多采用扦插繁殖,室外栽培结合早春修剪于5-6月份扦插,插穗选一年生半木质粗壮的枝条,插

  • 楼房里养桂花掌握要领

    居住在楼房的城市居民,莳养桂花有很大困难,主要是因为当桂花由原生地移植到城市后,生长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因此,在桂花的栽培与管理上要采取必要的措施,为挂花的正常生长发育营造

  • 如何有效防治切花菊头号病害菊花白锈病

    菊花白锈病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菊花病害,该病最早于1985年在日本发现,此后随着菊花苗木和切花菊在国际间的交易流通,该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。目前在各个切花菊种植区发生都比较普遍。菊

  • 观赏蕨类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

    蕨类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,但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,病虫危害也不可避免。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也要加以防治,以提高观赏效果。 一、侵染性病害由病菌造成,使蕨类出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