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合茎溃疡病

百合茎溃疡病学名Thanatephorus cucumeris (Frank) Donk.该病在我国发生分布较普遍,发生严重,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。

症状 主要表现在接近土壤和幼芽下部的绿叶上,受害叶片上有凹陷斑,呈浅褐色斑点。受害茎上形成褐色溃疡病,待干燥时留下褐色疤痕。发生严重时,导致根颈部或根腐烂。

病原 该病害是由担子菌门真菌引起的。

发病特点 该菌以菌丝在病残组织上或以小菌核在土壤中长期存活,病菌可直接或间接侵入百合的茎基部。在苗期连续阴天,气温低于20℃时,高湿环境下、土壤粘重发病重。

防治方法

(1)加强栽培管理,合理施肥灌水,增强植株抵抗力。合理密植,调节通风透光,雨季注意排水措施,保持适当温湿度。及时清理卫生,将病残体烧毁或深埋。

(2)冬季进行土壤消毒。

(3)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淋20%甲基立枯磷(利克菌)乳油1200倍液或40%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液,严重时可用40%五氯硝基苯,667平方米用药4-5kg,均匀撒在地表后耙入土中进行药剂处理土壤有效。

常用药剂 甲基立枯磷、五氯硝基苯、五氯硝基苯。

>> 查看更多花卉苗木病虫害

热点花卉养殖方法排行

  • 无花果  蜜果、映日果、奶浆果、树地瓜、文先果、明目果
  • 富贵竹  万寿竹、金边富贵竹、银边富贵竹、开运竹、富贵塔、竹塔、塔竹、仙达龙血树
  • 倒挂金钟  灯笼花、灯笼海棠、吊钟海棠、吊钟花
  • 茉莉花  茉莉、奈花、玉麝
  • 矮牵牛  碧冬茄、灵芝牡丹、毽子花、矮喇叭、番薯花、撞羽朝颜
  • 非洲菊  扶郎花、灯盏花